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要——这个目的也成为计划经济思想的出发点。但是经济的目的却是为了追求财富。也就是说,它虽然是社会再生产的一种形式,却有着与一般社会再生产的不同目的。
社会再生产“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要”的目的是与人类伦理相一致的。但是经济追求财富的目的却与人类伦理有偏差。当然总的来说,经济是在人类伦理的要求下发展的。也就是说,经济活动与伦理不是始终一致的。经济是必然现象,伦理是应然要求。经济活动只能追求有购买力的“有效需求”,伦理则要求满足未必有购买力的消费需求。于是在社会再生产的目的与经济的目的之间,出现了矛盾。
社会再生产的规律要求供需平衡,要求根据社会的消费需要增加供应能力。经济的规律也要求供需平衡,却是要求根据供应能力的增长,扩大有效需求。在供求平衡的要求上,社会再生产的目的与规律是一致的。而经济的目的是追求财富,既要求减少消费以节约成本,又要求扩大消费以增加有效需求,达到满足供应增长需要的目的,这就成为经济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。
在经济活动中,只有成本节省的好的才会在财富追求中获胜,从而获得财富。消费超过成本控制要求的,虽然在经济活动中提供了有效需求,为市场价值实现做出了贡献,却会在竞争中损失财富。而财富是经济社会里的消费权利。于是当财富集中到竞争优胜者手中之后,拥有财富的人因为该消费的已经消费了,没有财富的人没有能力消费,社会的消费边际必然下降,有效需求必然相对萎缩。这就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。也是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。而这个矛盾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应该存在。
节省成本以追求财富,对微观经济来说是好事,对宏观经济却未必好。宏观经济坏了,微观经济也会坏。所有人都节约,会导致市场有效需求萎缩,导致整个宏观经济萎缩。当然也会让微观经济萎缩。经济越萎缩,现金的边际效用越高,人们就越节约,于是危机更深化。这样的事实还看不够吗?原因在于经济与社会再生产是一而二、二而一,互相矛盾却又不可分割的一个统一体。
社会再生产要求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需求;经济要求的是扩大有效需求以满足生产。在经济阶段的社会再生产不能违背经济规律的要求。否则社会再生产过程会中断;作为社会再生产的特殊形态的经济,也不能违背社会再生产的规律,否则贫富差距扩大会导致社会动荡,经济进程也会中断。于是既要顺应市场规律,又不能缺少政府的调节。可是现在的人们都没有认识到社会再生产与经济之间的这个关系。往往把二者混淆了分析,结论当然会错误。
许小年说中国经济管理放开就行了。他不知道放开不是目的,而是手段。既然是手段,就应该看效果。中国如果说没放开,为什么会增长得这么好?如果增长的这么好是因为没放开,又为什么要放开?简单思维方式是会犯错误的。经济必须遵循经济规律,但同时还得遵循社会再生产规律,许小年曾说生产能力要与国内消费能力相适应,就是要遵循社会再生产规律的意思,不过他没明白自己说的是这个意思,还以为是说的经济规律。当然这是错的,因为这违背了经济规律。
评论